现就《“数字钦州”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钦政办规〔2024〕1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目的
根据机构改革要求,我市组建钦州市大数据发展局,作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划入市发展改革委数据管理和政务信息化项目审批职责。同时,为适应市委、市人民政府对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规范“数字钦州”建设项目和资金的管理,有必要对已印发的《“数字钦州”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完善。
二、制定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9〕57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24〕59号)。
三、主要内容
该暂行办法包括总则、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资源共享管理、运行管理、附则等6章共37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则。总则部分主要明确“数字钦州”建设项目的定义、范围及各单位的工作职责。
(二)项目管理。“数字钦州”建设项目申报分为年度申报和专项申报。年度申报统一在申报下一年度部门预算时进行。专项申报指除年度申报外,因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人民政府有建设要求,属于重大任务或需求非常迫切等特殊情况下进行的项目申报。经市人民政府审定或中央、自治区已下达全额建设资金的“数字钦州”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须按程序报市大数据发展局审批,审批事项原则上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等。
(三)资金管理。市财政局对每年计划下达各预算单位的各类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设备采购资金及运维资金(已完成采购并签订合同的除外)进行统筹,列入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并由市大数据发展局会同市财政局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统筹向申报单位安排资金。项目投资规模发生变化的要及时向市大数据发展局报备或重新编报。
(四)资源共享管理。项目建设单位要明确共享信息的基本内容,编制项目信息资源目录,将本部门建设管理的信息资源,授权需要该信息资源的政务部门无偿使用。
(五)运行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党政机关安全管理等有关规定,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或测评,采取技术措施,加强政务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设施建设,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检测与风险评估,确保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数据安全。
(六)附则。明确各县区可参照本暂行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四、新旧政策差异
本次《暂行办法》修订主要是明确了我市信息化项目的审批职责由市发展改革委划转给市大数据发展局,并对项目审批、资金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完善。其中,重点修订的条款为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一是明确了对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的统筹管理。将原来市财政局每年直接下达各单位的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调整为市财政局对每年计划下达各预算单位的各类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设备采购资金及运维资金(已完成采购并签订合同的除外)进行统筹,列入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二是明确了各单位对信息化项目相关经费申请流程。市大数据发展局根据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和“数字钦州”建设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重点支持方向、支持比例、阶段安排计划等,并发布经费申报通知。通过对以上条款的修订,有利于确保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与“数字钦州”建设目标高度匹配,消除重复建设,促进协同发展。
五、解读机关
文件解读机关:钦州市大数据发展局
解读人:吴洵宾
联系方式:0777-3688717
文件下载: